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促进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713号)要求,市政府办公室筛选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影响面广的10项决策事项纳入...
2020-12-04/市级
萍乡市农业局编
序一 晏德文 《萍乡市农业志》自1984年10月启动编纂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终于付梓出版。《萍乡市农业志》的出版发行,是我市“三农”工作和农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萍乡市农业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详细记述了我市有农业记载以来,特别是全国解放后全市农业各个方面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它纵贯古今,横及百科,服务当代,启迪未来。是一本独具农业历史文化的市情书,它为各级领导认识和掌握萍乡农业市情、实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历史借鉴;为农业及相关部门开展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为增强广大民众认识农业、建设农业的热情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史料教材;为子孙后代积累和保存了地方珍贵的农业文献。《萍乡市农业志》编纂、出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萍乡各个时期农业发展进步的记载,来弘扬萍乡农业文明,传播萍乡农业文化,推进萍乡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构建农村富强、农业富饶、农民富裕的新萍乡。 《萍乡市农业志》通过对萍乡农业特别是
彭安保著
西特委为加强党在第七混成旅的工作,又陆续派入一些共产党员,组成党的领导核心——旅委会。该旅四个支队,就有三个支队长是共产党员,这样,旷继勋部队就成了名为国民党军队而实际完全是共产党控制下的武装。 1927年春,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蒋介石加紧对革命势力猖狂进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四川军阀刘湘、王陵基秘密勾结蒋介石,在重庆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1928年,四川反动势力扑杀革命的活动步步加紧,军阀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三军在成都“联合办事处”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袁诗尧等十三人的惨案,成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当时,旷继勋所在的第七混成旅的种种进步迹象,早已引起了四川军阀的注意和不满,他们放出旷断勋旅是红色部队的空气,阴谋予以整肃,瓦解这支革命部队。 1928年9月,邓锡侯、田颂尧暗中支持杨森、李家钰、罗泽洲、赖心辉等军阀组成“四川同盟军”,积极准备攻打盘踞川东一带的军阀刘湘。李家钰、罗泽洲来省请兵,川军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江防军司令黄隐包藏祸心,决计派第七混成旅参加,以达到既可攻打刘湘,又可借此削弱甚至消灭旷旅一箭双雕的目的。如果仗打不起来,也可趁机把这个“定时炸弹”调离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萍乡市交通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概 述 萍乡地处江西省西端,东经113°24′ 25″至114° 16′ll″,北纬27°19′ 24″至28°06′ 32″;东连宜春、安福,南临莲花和湖南攸县,西接湖南醴陵,北与宜春和湖南浏阳毗邻。全境土地面积2764.93平方公里,折合414.74万亩。东西最大距离6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9公里。1991年底,市行政区划辖城关、湘东、芦溪、上栗四个县级区,31个乡,10个镇,607个村,5个街道办事处,323459户,1412420人。 全境属丘陵地带。丘陵占70%,山地占17%,平原占13%;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部、西部丘陵起伏;最高点武功山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最低处为老关乡陂头洲,海拔65.4米,全市平均海拔241.6米。地势以银河乡银凤岭——芦溪镇打石坑——高坑镇黄泥墩——上埠鸭塘和张佳坊的杂溪为线,向东西倾斜。 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年平均温度17.2度,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铁矿石、瓷泥、石灰石、耐火粘土、大理石等30多种,以煤藏储量最多,遍布全市,已探明垂深在750米以上的为2.0432亿吨,储量密度每平方公里446万吨。 境内主要河流有萍水、袁水、栗水、草水;铁路干线——浙赣线横贯东西;320国道沿浙赣线从东至西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
序言 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黄剑峰 盛世修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社会安定,国家昌盛,为修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一项开拓性的继往开来的千秋大业,特别是编修法院专业志,更是一项创新,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前和今后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萍乡市法院志》是萍乡司法史上第一部专业志,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以大量的史料,客观地记、述了从晚清至1990年萍乡司法审判的变化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萍乡的司法机关是反动阶级的地方审判机关,本志在记述这段历史时,揭露其反动本质,同时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萍乡人民坚持与反动审判机关作斗争的史实也作了真实的记载。对建国后,萍乡人民法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本志则以浓墨重彩,详细记述,以期让读者对新、旧社会审判机关的本质、特征、作用有鲜明的对比,也为后人研究萍乡的审判历史乃至我国的司法史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概 述 一 1992年10月7日,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萍乡中心城区北郊设置为“萍乡开放开发区”。其基本建设思路是:以320、319国道交叉点为中心,沿道路两侧建设若干开放开发小区,使之成为型同十字的两条开发带,以全方位开放、多主体开发、多层次引进、多渠道搞活的新观念带动全市的开放开发建设,实行三资、内资企业、三高农业、三大产业多路并进的方针,大力发展低耗能、低运力、少污染、高效益的外向型经济,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双向循环,滚动发展,逐步形成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开放的格局。随之,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于10月14日决定设置萍乡开放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萍乡市招商局、萍乡市人民政府城北开放开发区。这三个机构均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开放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其中,管委会办公室是管委会工作的综合、协调、服务部门;萍乡市招商局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城北开放开发区负责开发规划、土地征用、三通一平、房地产和其他经济开发等对内业务管理工作,担负着全市开放开发建设龙头和为其它开放开发小区提供示范的职能。 由此,萍乡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扬帆驶入了全方位开发开放的航道。 自决定建立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萍乡市纪检监察志》编慕小组
概述 萍乡,位于江西西部,毗邻湖南,有“赣西门户”之称。萍乡置县始于三国吴宝鼎二年( 267),县署初设芦溪古冈,唐武德二年(619)迁今市政府所在地凤凰池。在这1730余年的历史中,萍乡除元代至元十四年( 1277)到至元十九年(1282)的5年中隶属湖南行省外,均属江西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省列萍乡为一等县。 1949年7月23日萍乡解放,当年8月1日成立中共萍乡县委、市委和县、市人民政府。 8月中旬撤市留县,属袁州专区管辖。 1952年9月18日,袁州专区撤销,并入南昌专区,萍乡归属南昌专区。 1959年1月1日,南昌专署搬迁宜春,改称宜春专区,萍乡归属宜春专区。 1960年3月19日,萍乡由县改市,以原萍乡县的行政区域为萍乡市的行政区域,委托宜春专区代管。 1970年3月10日,萍乡升格为江西省直辖市。1971年1月,萍乡设立城关、湘东、芦溪、上栗四个县级区。 1992年8月莲花县由吉安地区划入萍乡市管辖。 1993年5月,城关区改称安源区。 1995年1月设立安源经济开发区。 1997年12月,芦溪区、上栗区改称芦溪县、上栗县。萍乡现辖莲花、上栗、芦溪三县和安源、湘东二区及安源经济开发区。全市面积3827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到2004年末,城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4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二:...

    主讲人:周友田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三:...

    主讲人:周友田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四:...

    主讲人:周友田

詹世友 江西

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二级教授,江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副主任、江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道德教化理论、公共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和省级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著4部。在《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周玄毅 江西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

1979年6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研究方向:宗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英国自然神论”系列译著4部:《英国自然神论:起源与结果》、《查尔斯·伯朗特文集》、《论真理》、《洛克宗教著作选集》论文代表作:《塔楼经验与龙场悟道》、《儒耶“金规则”差异辨析》、《儒耶文化适应性比较初探》、《儒耶人格修养观比较》、《互动式教学的三个问题》、《汉语神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合法性问题》。

方志远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

祖籍安徽休宁,1950年生于江西吉安。历史学硕士(江西师范学院)、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民进江西省委副主委。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明清社会经济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主要著作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合著)、《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

凌焰 江西

萍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萍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长期从事萍乡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史研究,主持省级社科课题三项,在《史林》、《历史地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萍乡历史文化研究学术论文10余篇。

雍开全 江西

萍乡春锣传承人

汉族,萍乡春锣传承人。20世纪60年代拜老艺人荣孝善为师,学习萍乡春锣演唱,传承谱系清晰。他声音浑厚高亢,吐字清楚,表演声情并茂,韵味醇厚,演唱风格独树一帜,曾获多项全国曲艺节大奖,并参演“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剧目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萍乡的“春锣大王”。其代表作有萍乡春锣《三佬倌卖机》《萍乡赞》等。他吸收和继承了传统春锣的精华,又大胆创新,融入了地方采茶戏和湘剧等表演元素,坚持传承,广收徒弟,带领学员出席全国曲艺大赛四次并获奖。经评审评定,认为该申报人基本符合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何东萍 江西

萍乡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生于1968年11月,萍乡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88年于萍乡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分配萍乡上栗中学,任教高中语文课程;同时参加江西省中文专业自考,199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6—1997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课程。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宋词选等课程。教学之余,主持校文廷式研究所日常事务,主编过《文廷式研究简讯》、《文廷式研究》。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廷式《云起轩词》研究”;发表《论苏轼词中的人生境界》《论文廷式与徐建寅的交谊》《文廷式夫人陈氏及其家世》《论文廷式的文学成就》《谈<纯常子枝语>的出版》等,著有《云起轩词笺注》(岳麓书社2011年11月出版)。

平台导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