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促进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713号)要求,市政府办公室筛选出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影响面广的10项决策事项纳入...
2020-12-04/市级
萍乡市农业局编
序一 晏德文 《萍乡市农业志》自1984年10月启动编纂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终于付梓出版。《萍乡市农业志》的出版发行,是我市“三农”工作和农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萍乡市农业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详细记述了我市有农业记载以来,特别是全国解放后全市农业各个方面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它纵贯古今,横及百科,服务当代,启迪未来。是一本独具农业历史文化的市情书,它为各级领导认识和掌握萍乡农业市情、实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历史借鉴;为农业及相关部门开展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为增强广大民众认识农业、建设农业的热情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史料教材;为子孙后代积累和保存了地方珍贵的农业文献。《萍乡市农业志》编纂、出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萍乡各个时期农业发展进步的记载,来弘扬萍乡农业文明,传播萍乡农业文化,推进萍乡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构建农村富强、农业富饶、农民富裕的新萍乡。 《萍乡市农业志》通过对萍乡农业特别是
萍乡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民革萍乡市委员会编
1944年日军犯萍暴行调查纪实 萍乡市政协萍乡抗日史料调查组 1944年夏秋之间,日本侵略军三次窜犯萍乡,两次深入腹地,先后共盘踞47天,全县41个乡镇有38个遭受骚扰和破坏。日寇还两次窜扰莲花,盘踞54天。鬼子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日军野兽般地残杀无辜百姓,其中包括80多岁的老人、怀孕的妇女和未满月的婴儿,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据当时萍乡县政府不完全统计:全县因日军入侵而死亡者共29017人,其中被直接杀害的男丁共1058人;被强奸的妇女达6389名,其中因轮奸致死、奸后被杀死者以及不堪受辱,饮恨自杀者300多人;被掳者21236人,其中被强迫充当夫役者5000余人,被杀害或折磨致死者在500人以上。因染上疫病而丧生者达20000人。房屋被毁801栋(包括空袭炸毁者在内),谷米损失407706石,杂粮损失192206石,棉花损失18885石,衣物损失1077648559元(折值),食品损失905792229元(折值),牲畜损失:牛5572头、猪43885头、鸡鸭10704158羽,农具损失87667213元(折值)。公有财产损失97482665元(折值),公务损失5448330元,公务人员物资损失2041296元(折值)。 据江西抗战时期损失调查资料统计,日军侵入莲花期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总编辑:杨富荣
特 载 中共萍乡市委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要点 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前任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一切为了萍乡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以主攻工业、兴工强市为主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求真务实,奋发进取,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全市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2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03亿元,同比增长28.3%;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同比增长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2.9亿元,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亿元,同比增长1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6元,同比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5083元,同比增长15.6%。具体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奋力主攻工业,突出项目建设,新上项目超历史。 一是对主攻工业,兴工强市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实施主攻工业、全民创业“3331百亿工程”,即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以萍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利税40亿元;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利税30亿元;以陶瓷为主的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总编辑:吴昌荣
特 载 中共萍乡市委关于市委常委会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共萍乡市委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要求,围绕全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实现赶超跨越的主战略,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改革创新促动,统筹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一、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和后危机时代,夺取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胜利 (一)夺取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2010年入汛以来,萍乡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这次洪涝灾害来势之凶、范围之广、造成的损失之大,为萍乡市多年来所罕见。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挥下,市委高度重视,及时应对,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副省长史文清的重要指示,继续发扬上栗6·25抗洪抢险精神,严防死守,打好抗洪抢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萍乡市金融志》编纂委员会编
概 述 萍乡位于湘赣边界,有“吴头楚尾”之称。自古以来,人文蔚起,商贾云集。有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促进萍乡工商业的发展。本世纪初仅县城就有各种行业三十余个,大小工商业户一千多户,商品交换的发展,带来资金结算的频繁,为萍乡金融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萍乡典当业始于明清,至清末民初,萍乡县城内有当铺3家。到抗日战争前,随着新兴的金融业——钱庄、银行的开办,萍乡典当业也逐渐衰落停办。 萍乡钱庄始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萍乡煤矿创办“官钱号”,并发行矿币。随着煤炭、瓷业的开发,各地商号纷纷涌进萍乡,相继形成煤炭、瓷业、夏布、土纸、药材、绸布、南山等各个行业,都建立商号。有些大商号为了筹措雄厚的资金,增加更多盈利,开办存、放业务,从事金融活动,仅萍乡县城、芦溪、湘东、上栗四地区,经营钱庄者就达四十余户。金融业的发展,促进当时萍乡商业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吸引官僚资本银行来萍乡建行设处,自民国23年(1934)起,先后有四家和地方“八行”、“两库”在萍乡建立,除办理存、放汇兑业务之外,还兼办省、县两级金库及保险业务。此后,由于国民党政府为解决外仗内战的需要,搜刮民财,滥发纸币,货币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总编辑:杨富荣
特载 中共萍乡市委关于市委常委会 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市委常委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视察我省工作时提出的“一定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的“三保一弘扬”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的各项举措,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科学发展和城市转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迈出新步伐 萍乡是一个老工矿城市,一直面临着城市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压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又新增了“保增长”的困难和压力。为确保经济逆势上扬,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强科技创新,有效地保持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确保了城市经济转型迈出新的步伐,确保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二:...

    主讲人:周友田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三:...

    主讲人:周友田

  • 杨岐禅宗文化系列讲座之四:...

    主讲人:周友田

詹世友 江西

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二级教授,江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副主任、江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道德教化理论、公共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和省级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著4部。在《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

周玄毅 江西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

1979年6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大学辩论队总教练。研究方向:宗教哲学、中西比较哲学。“英国自然神论”系列译著4部:《英国自然神论:起源与结果》、《查尔斯·伯朗特文集》、《论真理》、《洛克宗教著作选集》论文代表作:《塔楼经验与龙场悟道》、《儒耶“金规则”差异辨析》、《儒耶文化适应性比较初探》、《儒耶人格修养观比较》、《互动式教学的三个问题》、《汉语神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合法性问题》。

方志远 江西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

祖籍安徽休宁,1950年生于江西吉安。历史学硕士(江西师范学院)、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民进江西省委副主委。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明清社会经济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主要著作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合著)、《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

凌焰 江西

萍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萍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长期从事萍乡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史研究,主持省级社科课题三项,在《史林》、《历史地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萍乡历史文化研究学术论文10余篇。

雍开全 江西

萍乡春锣传承人

汉族,萍乡春锣传承人。20世纪60年代拜老艺人荣孝善为师,学习萍乡春锣演唱,传承谱系清晰。他声音浑厚高亢,吐字清楚,表演声情并茂,韵味醇厚,演唱风格独树一帜,曾获多项全国曲艺节大奖,并参演“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剧目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萍乡的“春锣大王”。其代表作有萍乡春锣《三佬倌卖机》《萍乡赞》等。他吸收和继承了传统春锣的精华,又大胆创新,融入了地方采茶戏和湘剧等表演元素,坚持传承,广收徒弟,带领学员出席全国曲艺大赛四次并获奖。经评审评定,认为该申报人基本符合国家级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评审标准,同意推荐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何东萍 江西

萍乡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生于1968年11月,萍乡学院中文系副教授。1988年于萍乡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毕业,分配萍乡上栗中学,任教高中语文课程;同时参加江西省中文专业自考,1991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6—1997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课程。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宋词选等课程。教学之余,主持校文廷式研究所日常事务,主编过《文廷式研究简讯》、《文廷式研究》。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廷式《云起轩词》研究”;发表《论苏轼词中的人生境界》《论文廷式与徐建寅的交谊》《文廷式夫人陈氏及其家世》《论文廷式的文学成就》《谈<纯常子枝语>的出版》等,著有《云起轩词笺注》(岳麓书社2011年11月出版)。

平台导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