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文旅资源共享平台
萍乡市文旅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位置: 地方史志 >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1992-2012
  • 萍乡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志 1992-2012

    作  者: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提供机构:萍乡市图书馆
    页  数:529
    阅读次数:23293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篇建制与区域环境21
第一章建制沿革21
第一节建制21
第二节辖区范围22
第三节职能职责23
第二章区域环境25
第一节国土资源环境25
第二节区位交通环境26
第三节社会人文环境28
第二篇组织机构32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在区内的组织机构32
第一节区党委会(党组·工委)32
第二节区党委(党组·工委)工作部门35
第三节区属单位和区内企业党组织38
第四节管理处和社区党组织45
第二章管理机构49
第一节区管委会49
第二节城北开放开发区~赣西经济开发区直属工作部门53
第三节安源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工作部门54
第四节管理处·社区72
第三章区人大政协联络处77
第四章武装与群团组织77
第五章驻区机构79
第三篇发展方略与政策机制85
第一章发展方略85
第一节建设方向85
第二节管理模式95
第二章政策机制97
第一节市赋予的政策机制97
第二节省赋予的政策机制99
第三节国家赋予的政策机制100
第四节区级政策机制100
第四篇规划编制113
第一章规划体制113
第二章规划编制文本116
第三章部分规划编制文本介绍117
第一节萍乡市赣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117
第二节江西省安源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8
第三节江西省安源经济开发区桃花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4
第四节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总体规划(2001-2020)127
第五节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6
第六节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40
第七节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2008-2020)142
第八节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田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56
第九节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洪山(鹅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63
第五篇土地管理与利用166
第一章土地管理166
第一节管理体制166
第二节审批征用166
第三节征地补偿167
第四节土地储备168
第五节土地监察169
第六节土地登记发证170
第二章土地利用171
第一节土地利用类型171
第二节土地利用强度与管理182
第六篇基础设施建设188
第一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188
第一节立项审批188
第二节招投标机制188
第三节监督管理189
第四节工程验收190
第二章交通设施建设190
第一节交通布局190
第二节对外交通建设191
第三节区内干道建设191
第四节处(村)和社区路网建设193
第五节文明示范路建设195
第三章水电气与通讯等设施建设195
第一节水务工程建设195
第二节供电设施建设197
第三节供气设施建设197
第四节通讯设施建设197
第五节亮化设施建设198
第四章生态工程建设199
第一节防护绿地建设200
第二节园林绿地建设200
第五章人防设施建设200
第六章环境保护设施建设201
第一节环境建设规划201
第二节环境监测201
第三节环保治理205
第七篇招商引资208
第一章招商机制208
第一节组织领导208
第二节工作机制208
第二章招商方式209
第一节小分队招商209
第二节信息网络招商209
第三节项目库招商209
第四节招商引资洽谈会招商211
第三章招商引资综合212
第一节引进项目212
第二节引进资金213
第八篇产业建设215
第一章产业建设规划215
第二章产业建设综合218
第一节产业构成218
第二节企业构成218
第三节要素构成218
第三章工业产业建设219
第一节产业基地建设219
第二节主导产业建设222
第四章第三产业建设226
第一节商务与商贸业226
第二节房地产业227
第三节金融与保险业227
第五章农业产业化建设227
第一节建设方向227
第二节产业建设228
第九篇技术开发231
第一章技术开发规划231
第二章技术开发工程233
第三章技术开发项目234
第一节院士博士项目234
第二节校(院、所)企合作建设项目236
第三节专利产品238
第十篇财政与经济综合265
第一章财政265
第一节财政体制265
第二节财政收支268
第三节财政管理270
第四节政府采购272
第五节公共资产管理273
第六节财政监督274
第二章年主要经济指标发展状况276
第三章对外贸易278
第一节对外贸易机制278
第二节外贸出口278
第十一篇城市建设281
第一章城市建设规划281
第二章公共功能区建设283
第一节行政商务区建设283
第二节教科文卫体区建设284
第三章居住区建设285
第一节商居区建设285
第二节村民安置区建设287
第四章管理处建设287
第一节管理体制与职能287
第二节管理处建设288
第五章社区建设293
第一节管理体制293
第二节社区建设294
第六章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96
第一节工作机制296
第二节工作活动297
第十二篇社会事业建设300
第一章教育、文化、体育与医卫事业300
第一节教育300
第二节文化305
第三节体育306
第四节医疗与卫生防疫307
第二章人口与计划生育309
第一节人口状况309
第二节计划生育311
第三章民生工程建设312
第一节民生事务管理机制312
第二节劳动培训与就业安置313
第三节社会保障315
第四章民政优抚316
第一节兵役与优抚316
第二节老年补助320
第三节残疾人工作321
第四节募捐振灾321
第十三篇社会管理323
第一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23
第一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323
第二节信访调解325
第三节治安综合治理327
第四节户政管理330
第五节交通管理332
第六节消防管理336
第二章行政执法管理338
第一节行政执法管理机制338
第二节管理活动339
第三章公共政务管理340
第一节管理机制340
第二节管理活动341
第四章审计342
第一节国家审计342
第二节同级审计342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346
第一节管理机制346
第二节管理活动347
第六章税务管理349
第一节管理机制349
第二节国家税务350
第三节地方税务353
第四节农村税费改革357
第七章物价管理359
第一节管理体制与机构359
第二节管理活动360
第八章工商行政管理361
第一节管理体制与机构361
第二节企业登记注册管理361
第三节经济合同管理364
第四节商标管理365
第五节广告管理366
第六节消费者权益管理367
第十四篇组织与制度建设369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设369
第一节组织建设369
第二节政治思想建设378
第三节作风建设381
第四节纪律检查382
第五节行政监察387
第六节党的代表会议389
第二章机关队伍管理391
第一节区内设机构队伍管理391
第二节管理处人员管理392
第三章人大政协组织建设393
第一节机构建设393
第二节人大代表选举和政协委员推荐393
第三节代表、委员履职399
第四节代表建议与委员提案办理400
第四章人民武装建设401
第一节组织建设401
第二节民兵整组401
第三节民兵政治思想建设402
第五章群团组织工作404
第一节工会404
第二节共青团405
第三节妇联406
第六章其他组织建设407
第一节残联407
第二节工商联407
第三节关工委407
第四节老体协408
第十五篇 人力资源与人物409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409
第一节人才引进409
第二节人才培养409
第三节人事代理410
第四节人才管理410
第五节人才结构411
第二章先进集体412
第一节国家(含国家部委)表彰先进集体412
第二节省(含省直部门)表彰先进集体412
第三节市(不含市直部门)表彰先进集体416
第三章先进人物421
第一节国家(含国家部委)表彰先进人物421
第二节省(含省直部门)表彰先进人物421
第三节市(不含市直部门)表彰先进人物424
第四章历任党委(党组)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简介426
附录:资料辑存429
第一部分上级文件429
第二部分招商引资政策性文件447
第三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463
第四部分文稿495
编后记529